
新闻报道
《人民日报》1996年7月29日第17551期 走向有声世界—访军医高留华
发布日期:2014-12-17 浏览量:

耳聋在国内外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翻开现代医书,几乎无一例外地写道:由于庆大霉素类药物对听神经末梢及中枢部分的毒害,导致耳听觉感受器的毛细胞发生退化性病变,从而阻断了声音信号的传递。神经细胞缺乏再生能力。一旦死亡,便很难修复和再生,因而,链霉素中毒致聋是不可逆的。高留华经过十几年的潜心研究和医疗实践,认为中医的通络解毒、活血化淤是治疗神经性耳聋的关键所在。突破了过去单纯补肾健脑开窍见效甚微的治疗方法。其崭新的观点与实践引起了专家和患者的重视。
高留华第一个治愈的患者之山东招远一个农民的小女儿。经过6个月扎针和服药的治疗,这个12岁的哑女会说话了。经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她两耳的听力分别提高勒35分贝25分贝。从此,高留华生命的聚光点停留在这根纤细的听神经上。耳是人体最高级、最精细的感官之一,治疗耳聋是个系统工程。他多次向自己头部神经密集而被称之为禁区的部位扎针,终于发现了具有改善耳蜗微循环、促使听毛细胞修复再生功能的新穴位,这就是由其首创后来被称为“聋鸣一号、二号、三号”的3个穴位。这3个穴位是耳聋患者看到了重返有声世界的希望之光。之后,他又研制出致聋中药,进一步提高了疗效,形成了一种综合疗法。这种疗法已使一万多名耳聋患者在不同程度上恢复了听力和语言能力,被载入了《中国名医大词典》、《中国名医400家》等书籍。
高留华的高超医术不仅治愈了一个个病人,为残疾人事业做出贡献,同时还密切了军民关系。部队给他记了三等功两次,嘉奖8次,他还获得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康复工作成果奖。高留华成为聋儿通向有声世界的领路人。